首頁>軸承知識>套圈的冷處理正火加工辦法的斷定 |
套圈的冷處理正火加工辦法的斷定
來源:海力軸承網 時間:2014-02-09
套圈冷處理
1。冷處理的效果
精細軸承對尺度安穩性需求較高,套圈淬火(尤其是分級淬火)后;內部安排仍保存較多的剩余奧氏體;這種剩余奧氏體是不安穩的安排;在儲存和運用軸承過程中;會不斷地發生變化;然后改動軸承的精度.為此選用冷處理工藝;它能削減安排中的剩余奧氏體;略微進步零件的硬度.
2。冷處理工藝
淬火后在室溫逗留:淬火后;必定要使套圈表里均勻冷至室溫后進行冷處理;不然簡略開裂;冷至室溫后立刻冷處理(通常不超越30min);不然會間斷奧氏體向馬氏體的轉變.
冷處理溫度:冷處理的溫度首要依據鋼的馬氏體轉變停止溫度Mf;別的還要思考冷處理對機械性能的影響及工藝性等要素.
關于GCr15鋼;冷處理選用-70℃,精度需求不甚高的套圈或設備有約束時;冷處理溫度可選為-40~-70℃,超精細軸承;可在-70℃~-80℃之間進行冷處理.過冷的溫度影響軸承沖擊疲憊和觸摸壽數.
冷處理保溫:盡管很多馬氏體的轉變是在冷到必定溫度A刻間完結的;但為使一批套圈外表與心部都均勻到達冷處理溫度;需求必定的保溫時刻;通常為1~1。5h.
冷處理后的回火:套圈冷處理后放在空氣中,其溫度緩慢升至室溫后及時進行回火.溫升不能太快;不然簡略開裂,回火及時;不然套圈內部較大的剩余應力會招致套圈開裂;通常不超越2h.
正火
1。正火的意圖
(1)調整鋼的硬度:有些軸承產物需求抗回火性能好;既淬火后經200~250℃回火仍要有較高的硬度;可選用正火后退火;得到極細的珠光體安排.
(2)消除網狀碳化物及線條狀安排:當鋼停鍛溫度過高、冷卻過慢而使碳化物沿奧氏體晶解分出網狀碳化物,當鋼終鍛溫度太低;晶粒沿變形方向被拉長而呈現線條狀安排.這安排在退火過程中不能徹底消除;然后下降軸承的疲憊強度的沖擊韌性.
(3)返修退火的不合格品:退火過熱發生的粗大珠光體;需通過正火;再進行第2次退火.
2。正火工藝
正火工藝首要是挑選加熱溫度與冷卻辦法;取決于正火的意圖、正火前纖維安排中碳化物的形狀以及套圈的形狀與壁厚.正火保溫時刻通常為30~50min;冷卻速度不該小于50℃/min;避免碳化物網的分出.關于薄壁件;散開冷卻或吹風冷卻,關于較厚零件;應選用噴霧、油冷或乳化液中冷卻;油冷中通常冷至零件外表300℃左右取出;待外表油焚燒后再次放入油中冷卻到外表溫度不低于250℃停止;正火后應立即回火或先進行400~450℃的消除應力回火;避免發生裂紋.冷卻中乳化液通常控制在70~100℃;選用循環冷卻辦法;工件冷卻至550~650℃后取出空冷.
加工辦法
1。會集工序的特色
(1)一次裝夾循環中能完結大多數或悉數車削工序;削減了套圈裝夾定位差錯和裝夾定位輔佐時刻;進步了套圈各外表間的方位和尺度精度;進步了出產率.假若成批出產的中、小型套圈在多軸主動車床上一次可車出2~3個.
(2)縮短了工藝流程;削減了中心儲存、裝卸、運送環節;便于出產辦理,削減了機床設備和東西量.
(3)有利于完成主動化和大批量出產;縮短了出產周期;下降了出產成本.
但一起對車床、刀具、夾具和輔佐東西等工藝配備和工件毛坯均有較高的需求.例如需求毛坯留量少且尺度有較高精度;對金相安排和硬度等外表質量也需求較嚴厲,需求車床有較大的功率、剛性和較高的加工精度及主動化程度;常選用多刀、多工步、多工位的多軸半主動機和主動機床;通常對大批量出產宜選用多軸主動機床;對中、小批量和加工類型多變的宜選用多刀半主動車床,工藝配備的品種和數量多;專用性強、替換類型費事;調整艱難且費時;工人的技能水平需求較高;需求合理的出產安排辦理.
2。渙散工序法的特色
(1)合適于中、小批及單件出產.簡略安排出產;車床、工夾具簡略經濟;便于替換軸承類型;成本低.若單機連成主動線;亦合適大批量出產.
(2)能夠選用剛性好、功率大的高效專用車床來加工;便于選擇最佳的工藝參數;可用高速大走刀切削;進步了加工功率.
(3)對單機能夠完成主動上下料、主動走刀和主動丈量;機床簡略操作;對工人需求技能不高.
(4)對套圈毛坯需求不高;各類方式、巨細、精度批量紛歧的毛坯都能習慣.
但“渙散工序”工序多而工藝路線長;加工時刻和工序間停貯、運送、查看裝卸等時刻長;一個套圈需經多機、多工序、屢次裝夾定位、多人操作和查看;定位差錯大、加工精度差.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軸承相關知識 |
轉盤軸承用資料解析 軸承的塑性變形要素詳析 陶瓷軸承闡明 國外機械職業的軸承熱處置辦法(上) 翻滾軸承的外圈位移監控法 |
本文鏈接 http://www.qcsell.cn/cbzs_1973.html
轉載請注明 軸承網 http://www.qcsell.cn
上一篇:軸承教授簡述軸承假性布氏壓痕
下一編:一般滑動軸承的損傷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