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軸承新聞>軸承行業發展中要研究思考的幾大問題 |
軸承行業發展中要研究思考的幾大問題
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2007/07/25
目前,我國機械工業已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表現在2003年創歷史新高,2004年形勢繼續看好。國際經濟也開始復蘇,據有關資料報導,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可望達到3.5%,再加上世界制造業加快向中國轉移,這種外部環境對我國軸承行業的快速發展既是難得的機遇,但同時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這種新形勢下,就如何加快軸承行業發展,再補充幾點,供大家研討。
在積極引進國際資本和先進技術的同時,避免發生負面效應。
中國制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因之一,是得益于世界經濟全球化。在我國不斷深化改革過程中,引進國際資本和先進技術,使中國的制造業得到迅速發展,把自己編織進入跨國公司的生產鏈中,如汽車工業,尤其表現在轎車中。汽車行業中的轎車行業,近些年來加大引進國際資本和先進技術的力度,對轎車行業的發展確實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近一個時期,社會各方面特別是不少媒體圍繞我國汽車工業如何發展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討論的焦點問題,是近幾年來汽車工業尤其是幾個大型汽車集團與多個跨國汽車集團公司合資,引進技術,搞的紅紅火火,但以市場換技術的目的卻沒有達到。核心技術仍由外方掌握,國內汽車企業成了跨國汽車集團公司生產鏈中的一個車間,而且忽視了自己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開發,若再這樣發展下去,將關系到我國汽車工業生死存亡的問題。
上述汽車工業發展中的問題,也較普遍的存在機械工業的其他行業中,為此我們要引以為戒。
作為發展中的中國軸承工業,尤其是重點骨干企業要在現有的基礎上能得到迅速的發展,應借助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充分利用國際資本,引進先進技術,搞合資合作等不失為一種積極的發展策略(尤其是我們的大型企業集團要在這方面放開思路),將自己編織在跨國軸承公司的生產鏈中,這對加快發展我們自己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跨國軸承公司的戰略之一,是在全球各地尋找低成本的投資區,將其產品分散到各地加工,以取得最理想的利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因此他們到中國尋求合作伙伴是很自然的,我們應抓住這個機遇)。當然這是我們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階段,通過合資可以學習,最終達到邁向世界軸承強國的目標。
在與跨國軸承公司合資合作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選擇好合作對象;
(2)要重視股權結構的設計;
(3)要達到以市場換技術,比如:合作開發新產品;
(4)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和自己的品牌;
(5)要有應對不測變化的策略。
若注意做到了上述幾點,雙方真誠合作,可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雙贏的目的。在積極引進國際資本的同時,也要積極吸納國內民營、私營資本。
實施“競合戰略”或“戰略聯盟”
我國軸承行業的現狀之一是企業數量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03年軸承行業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共900多家(實際可能還大于這個數字),其中多數企業規模不大,重復建設,競爭能力不強,抗風險能力弱。為改變這種現狀,行業“十五”規劃提出培育大企業集團和小巨人企業的戰略措施,使之成為軸承行業的中堅力量(或稱脊梁),并以此來推動行業的發展。幾年來的實踐說明提出這個發展戰略措施是正確的,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且在實踐中還出現了聯合重組和兼并的新形勢,對“競合戰略”或“戰略聯盟”進行探索,有的已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但是步子還不大。
“競合戰略”或“戰略聯盟”是現代企業競爭的產物。從20世紀最后的十幾年開始,由于大公司的戰略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使企業進入一個戰略轉型期。不少專家認為,在這個戰略轉型期中最具有突出意義的一點是:企業從“競爭戰略”為主導轉向以“合作競爭戰略”為主導,F代公司最有生機的特征,就是合作企業與戰略聯盟的增長。上面這幾句話的意思用我們現在通俗的話來表述就是,對抗不如對話,競爭不如競合,大家共同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本著雙贏的思路,實現共同發展的目的。
在直面嚴峻挑戰,競爭戰略已經轉型的新形勢下,我們要積極探索實施競合戰略或戰略聯盟的措施。上面講的與世界跨國軸承公司合資合作,引進技術,就是實施“戰略聯盟”的措施之一,F在的問題是軸承行業內部、尤其是行業的中堅力量這個群體,如何實施戰略聯盟問題,可以有以下幾種形式:
(1)國內大型企業集團之間的聯盟。據了解,行業幾家大型軸承企業集團、公司,面對嚴峻的挑戰局面正在研究合作聯盟事宜。
(2)集團企業與小巨人企業的聯盟。據我們了解,不少民營、私人企業也有與大型企業集團聯盟的愿望。
(3)小巨人企業與有特色的專業化企業的聯盟。
實施品牌戰略,爭創名牌效應
世界跨國軸承公司都擁有世界級的知名商標和品牌,而且在當今世界軸承產品其商標和品牌的概念已溶為一體,各公司都十分維護知名商標和品牌的信譽,因為它是公司、企業生存的根本。近年來,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已把實施品牌戰略提到議事日程,推動爭創若干個世界級的名牌產品。我國軸承行業發展到今天的水平雖已引起世界軸承界的關注,但我們的商標和品牌效應還是比較軟弱的。我國軸承行業發展戰略目標是向世界軸承強國邁進,但目前還沒有幾個在世界上叫得響的知名商標和品牌,想進入世界軸承強國也是有困難的。所以實施品牌戰略、爭創名牌效應,是我們軸承行業尤其是大型集團企業和小巨人企業應高度重視的問題。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又是帶來巨大商機和利益的有形資產,為此我們提出在與世界跨國軸承公司合資合作時,一定要注意維護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
名牌的形成是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逐步發展、創新、提高的過程,而且是經過社會實踐,取得市場信譽的結果。因此創品牌,它不僅指的產品質量,當然自主品牌的首要因素是產品質量,因為它是品牌的基礎,同時又是一個企業的創新開發能力,經濟規模,經濟效益,市場占有率,以及企業管理和售前售后服務等方面的綜合體現。衷心希望我國軸承行業各企業、特別是大型軸承集團公司和小巨人企業,要下決心制定出戰略性舉措,爭創國家名牌和世界名牌,為在新形勢下提高我國軸承行業國際競爭力做出新貢獻,為使我國從世界軸承大國邁向世界軸承強國做出新貢獻。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推薦信息 |
□技術:軸承故障的檢查和失效的原因 □2012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 □昊志機電:翻滾氣浮軸承產值估計會有所提高 □LYC軸承亮相北國 □洛陽佰納專心于諧波減速器專用穿插滾子軸承的研制 |
上一篇:軸承行業對熱處理裝備的需求(2)
下一編:軸承行業反不正當低價傾銷研討會在大連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