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軸承新聞>常山軸承企業“三招”備戰經濟復蘇 |
常山軸承企業“三招”備戰經濟復蘇
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2009/03/06
在浙江中貫軸承有限公司車間里,50歲的老職工徐師傅不僅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著,還不時地到工友的崗位上幫忙。老徐說,公司遭遇困難,但職工的薪酬不減,我們這些老職工都想和企業往一處使勁,和企業一起闖過難關。
“危機結束后,新一輪經濟增長就會到來。那時,誰擁有一支穩定成熟的職工隊伍,誰掌握更多的先進技術力量,誰就能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贏得更大的發展先機。”常山軸承產業辦公室負責人俞峻說,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該縣軸承企業訂單明顯減少,但大多數企業都沒輕易讓這些技術工人流失,因為一名工人從上崗到獨當一面至少要半年,而成為技術骨干則需長達四五年的時間,企業從招工、培訓到員工熟悉操作流程都需要成本。
調薪補收入,留住技術工人,共同應對危機,已成為常山軸承業界的共識。在浙江四通軸承集團有限公司,一線職工采用的是計件工資。以往訂單足時,絕大多數工人都是超額完成任務。現在,訂單少了,很多工人連“基本任務”都完成不了。該公司就下調標準,只要完成原來定額數的80%,就可以領到基本工資,而且視情況還會追發一定的補貼,以保障工人收入。操作工徐華去年12月份工分正好夠下調后的定額數,順利發到了805元的基礎工資,加上300元補貼后,收入雖比往常略有下降,但他感到很滿意。同時,“四通”公司不再外雇臨時工,所有勤雜活分配給工作量不足的職工,計入工分。這一辦法成效也明顯,因為過去企業每年支付勤雜工工資也有上百萬元。
此外,不少企業還積極開展多崗位生產技術實戰培訓,儲備技術力量,未雨先綢繆,為經濟復蘇作準備。調整生產線,讓工人熟悉多崗位的技術,更快地掌握新技術,是眾多軸承企業采用實戰培訓的常用辦法。“現在訂單少了,不用趕訂單,正是培訓工人的黃金時間。”浙江鑫龍軸承有限公司老總毛家豪說,企業原有5條生產線,現在只有3條開工,就把減少的那些生產線上的員工調到新的流水線上培訓。
不少精明的企業還充分利用政府優惠政策,有針對性地對職工技能進行系統培訓。像常山縣萬名農民素質培訓和藍領培訓班等政府提供的各種“套餐”,很受軸承企業的青睞。浙江盈特軸承有限公司不僅把數十名初級工培訓成中級工、高級工。同時,還組織技術工人開展ISO14002系統培訓,分批培養業務骨干,為將來新業務的提升、創新做足了準備。
加快技改、研發新產品也成為常山軸承企業界的新時尚。常山環宇軸承有限公司老總羅環山相告,一直來常山軸承都以“0”類和“7”類軸承為主,他早就想開發新產品,錯開型號、錯開市場,但是“以前抓質量管理、抓銷售,忙得顧不過來,現在有時間、有人手,終于可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基礎了。”經過該公司技術人員的科研攻關,已成功開發出外球面等2個系列軸承,市場反映良好。
而像采用化學藥劑水溶液代替煤油清洗軸承、改進設備連線實現“一人多機”等技術、工藝方面的創新正在常山軸承業界興起。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推薦信息 |
□深圳電扇直流|軸承溫度高導致的緣由 □斯凱孚斥資4500萬瑞典克朗晉級馬來西亞軸承廠 □防空調發霉/車輛異響可能是軸承損壞 □合肥小伙手指被卡軸承內 消防員“灑水切開”助脫險 □并購標的破產清算 軸研科技整合軸承事務 |
上一篇:常山軸承企業應對危機有妙招
下一編:常山軸承快速提檔升級進入3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