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軸承新聞>宜陽縣產業集聚區:打造洛陽軸承產業開發生產基地 |
宜陽縣產業集聚區:打造洛陽軸承產業開發生產基地
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2011/11/11
宜陽縣產業集聚區規劃范圍東鄰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接宜陽縣新城,規劃面積11.95平方公里,以洛河為界分南北兩區,南區規劃面積6.51平方公里,北區規劃面積5.44平方公里。
【發展規模】已建成面積4.6平方公里,進駐工業企業121家,其中規模以上65家。去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8.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18.9億元,入庫稅收2.26億元。今年前9個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7億元,實現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79.1億元,實現稅收2.45億元。
【主導產業】以機械裝備、硅材料加工為主導產業,重點發展軸承、農業機械及配套部件產業集群。
【發展歷程】宜陽縣產業集聚區的前身是2006年3月建立的宜陽工業園區。
2006年至2008年,宜陽工業園區把產業布局重點放在機械加工和裝備制造業、硅材料、化工三個特色產業上,分別引進了中信重工、昇揚硅業、駿馬化工、黃河同力4家大型企業。以中信重工為龍頭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已形成規模,化工產業、硅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2009年至2010年,集聚區重點圍繞中信重工、英達機械等機械制造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企業化經營、專業化招商、標準化管理、個性化服務”的招商模式,引導企業重點發展上下游產品,拉長產業鏈條,著力打造鑄造、機械加工、零配件生產的配套協作企業集群和產業鏈,重點做大做強軌道交通設備、風電設備、礦山重型設備、汽車零部件、軸承等特色鮮明的產業鏈。
“全力打造中原地區門類相對齊全、品種豐富多樣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集聚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近年,宜陽縣產業集聚區重點培育裝備制造產業,規劃建設了軸承產業園和西莊專業園兩個“區中園”。其中,軸承產業園是按照市“十二五規劃”和市委、市政府為振興洛陽軸承產業而建設的,總規劃占地3000畝,計劃總投資60億元,主要引進國內知名軸承及其配套企業50家至60家,產品涵蓋各種大中型轉盤軸承、風電軸承、精密軸承、特種軸承、非標軸承以及軸承滾子、鋼球、保持器、模具等軸承產業鏈。
目前,產業園進駐項目13個,占地500畝,總投資13.1億元,今年2月開工建設。主要項目包括洛凌軸承投資4.3億元的汽車軸承及軸承零件項目、嘉維軸承投資1億元的大型轉盤軸承項目、惠興軸承投資1億元的汽車軸承項目等。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將達到年產各類軸承及相關產品1.5億套,年產值20億元,利稅2億元。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驗收”的要求,集聚區還規劃了軸承產業園二期,計劃引進軸承項目15個至20個,本月中旬擬進駐11個。二期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將達到年產各類軸承8000萬套及相關產品10億件的生產能力,年產值可達23億元,利稅2.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800余個。
這位負責人表示,力爭通過2年至3年的建設,將軸承產業園打造成洛陽軸承產業一個重要的開發、生產和出口基地。
西莊專業園進駐項目8個,總投資24.68億元,目前已有3個項目開工建設。
【發展展望】管委會負責人表示,集聚區正在積極進行規劃范圍調整,調整后在省批規劃面積的基礎上將增加到30平方公里,以滿足產業集聚區的快速發展。
在產業規劃方面,結合宜陽農業大縣、畜牧大縣和特色種植業的實際,正在對主導產業進一步明確,調整后的產業發展方向以裝備制造、硅鎂新材料、電子電器、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屆時,將在現有產業發展的基礎上,著力拉長產業鏈條,努力向產業鏈下游發展。“十二五”期間,將規劃建設裝備制造產業園、電子電器產業園、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園等專業園區。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推薦信息 |
□牽引電機軸承取出器年節省60萬元 □卡車行進中軸承開裂 □河鋼宣鋼軸承鋼GCrl5完成批量出售 □江蘇常山軸承產業“綠色蛻變”顯成效 □見證SKF軸承戰略變遷的井蛙之見 |
上一篇:NSK軸承零部件加工過程-青島軸之精分享
下一編:橫河鎮淘汰125家小軸承企業